传统民俗:古代典籍里的孩子(典籍里的孩子有哪些)
我们经常听说过一句话:龙生九子,各有不同。说的是古代深化传说中的龙,所孕育出生的九个孩子其实是并不相同的。但我们是否听说过:“虎生三子,必有一彪”呢?那个这个彪到底指的是什么呢?其实“虎生三子,必有一彪”说的就是在老虎所生的三个犹在之中就一定会有一只彪,这个彪最是凶猛,能食虎子。
有人说了,第三只老虎不也是老虎么?其实彪到底是什么呢?彪是一种比较神秘的动物,介于虎豹中间的神秘动物,彪的形象一直让人非常的匪夷所思,而他最大的特点是就是他的脸上布满了美丽的花纹,他的性情非常凶猛,所以就有了“黄虎”之称,在广西民间,有“黄虎”能够跳上虎背,将虎的脖子咬断的传说。
其实我们听到最多的“彪”就是在东北话中的“彪”,而在东北话中的“彪”其实就是说一个人比较生猛、莽撞、二楞、傻帽的意思,都是贬义词。但是在老虎生下来的三个幼崽中,虽然说会有一只比较生猛爱争咬别的小老虎,但是他们小老虎之间还是能够非常和睦的相处的,这件事,野外的动物学家就已经通过的长期的追踪观察证实了这件事情。
有句话说的好叫做“虎毒不食子”,但是为什么会有小老虎被成年的老虎咬死的事情发生呢?其实被咬死的小老虎往往都是成年的公虎做出来的事情,而它所咬死的老虎也不是自己的孩子,它咬死小老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母老虎归顺自己。还有一种说法称是被赶走的老虎为了报复,所以就回来咬死了其他的老虎,而被赶走的就是“彪”,这种说法也只是一种传言。
为什么老虎在如今能够成为保护动物呢?因为老虎一年之中也就只能生一胎,而在这一胎之中只能有一只或两到三只,最多五只,老虎的寿命一般是十到十五年,两到三岁性成熟,但是老虎一般是很少有能够生三只的,就是生三只也养不活。所以老虎才能够这么珍贵。
其实彪的存在并不是空穴来风,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,是有提到的,彪在元时期是被尊称为“北方文雄”的,元好问曾经在《癸辛杂识》中就记载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:虎生三子,必有一彪。彪最犷恶,能食虎子也。
余闻猎人云:凡虎将三子渡水,虑先往则子为彪所食,则必先负彪以往彼岸,既而挈一子次至,则复挈彪以还,还则又挈一子往焉,最后始挈彪以去。盖极意关防,惟恐食其子故也。
两者之间区别:
童话故事一般带有美好的事物,是说给小孩和爱幻想的人听的。传说则是一些缥缈不存在的一些让人产生无限联想的故事或片段。
典故的释义要比掌故来得宽泛。掌故要比典故更民间化、俚俗化、口语化,与逸闻、佚事往往成双出对;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,顾名思义,典故也可解释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词句。
2021年2月12日20:00
典籍里的中国的播出时间
《典籍里的中国》是由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倾力打造的文化类创新节目,由撒贝宁主持。节目将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,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,以“戏剧+影视化”的表现方法,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、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。该节目于2021年2月12日(农历牛年大年初一)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档首播。央视频、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。
《典籍里的中国》第10期主要内容就是讲《周易》,本期节目穿越了上古、中古、近古三个历史时期,带领观众识读被誉为“群经之首”“大道之源”的《周易》,详细介绍了《周易》所宣扬的古人的美德和文化,感受涵盖万有的深邃东方智慧,歌颂先贤们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的精神和美德。
哪吒成仙时还是个小孩,没成亲,也没孩子。
哪吒,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,为托塔天王李靖与殷夫人(素知夫人)的第三太子,
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后,生下一个肉球。忽然光芒四射,从中跳出一个男孩。李靖闷闷不乐,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长却来贺喜,为孩儿取名哪吒,收为徒弟,当场赠他两件宝物:乾坤圈和浑天绫。哪吒七岁,天旱地裂,东海龙王滴水不降,还命夜叉去海边强抢童男童女。这时,哪吒见义勇为,用乾坤圈打死夜叉,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。龙王去天宫告状,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。于是,东海龙王请来三位兄弟,共商报复之计。
《典籍里的中国》第一期讲述的是被称为“史书之源”的《尚书》。这本书传承了2000余年,构建了我国最基本的知识体系,同时,这本书也是最早被翻译流传到西方的典籍之一。这部典籍主要记载着尧舜禹夏商周时期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,出现的历史人物以及人物所代表的历史智慧。
节目期间吸引我的是主持人撒贝宁与伏生的对谈,有一句话深深的戳中了我的泪点,“华夏为何是一体?自古就是一体”。是啊,从古到今,我国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国家,独立的民族,及时遇到过危机,但最后我们都挺了过来,而典籍就是我们在这一次又一次困难当中,承载着我们在困难中学到的知识,记录了在困难当中,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。
2021年大年初一当天,播出了一个传承中国经典文化的节目《典籍里的中国》。本期节目主要内容: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以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的宗旨,创作了《史记》这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,他不仅用独特的笔触描摹着上起黄帝、下至汉武约三千年的历史,更用“不虚美、不隐恶”的朴素唯物史观,对后世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。
愚公移山,画蛇添足。
1、愚公移山——出自《列子·汤问》2、画蛇添足——源于《战国策》3、掩耳盗铃——出自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4、亡羊补牢——出自刘向《战国策楚策四》5、买椟还珠——出自《韩非子》6、守株待兔——出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7、杯弓蛇影——出自汉应劭《风俗通义·怪神》8、不得要领——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张骞传》9、抛砖引玉——出自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10、尔虞我诈——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11、班门弄斧——出自唐·柳宗元《王氏伯仲唱和诗序》12、大笔如椽——出自《晋书·王珣传》13、打草惊蛇——出自宋·郑文宝《南唐近事》14、雕虫小技——出处《隋书·李德林传》15、拔苗助长——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元裕宗孛儿只斤·真金(Jingim,1243年—1286年1月5日),元朝宗室,元世祖忽必烈嫡长子,元成宗铁穆耳的生父,母察必皇后。1261年被封为燕王,1273年被封为皇太子,1279年参决朝政。真金自幼深受汉文化影响,当政后亦作为汉法派之领袖与阿合马等理财派对立。1285年因禅让事件而忧郁成疾,同年十二月病逝,元世祖赐谥号明孝太子。1294年元成宗登基,追尊其父真金为皇帝,上庙号裕宗,谥号文惠明孝皇帝。以后的元朝皇帝都是真金的后裔。
孛儿只斤·忙哥剌:元朝首位皇帝孛儿只斤·忽必烈的第三子。至元九年(1272)忽必烈将他的第三个儿子忙哥剌封为安西王,镇守唐兀之地。至元十七年(1280)忙哥剌病亡,阿难答袭封为安西王。
孛儿只斤·朵儿只:为元朝首位皇帝孛儿只斤·忽必烈,庙号世祖,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的长子。
孛儿只斤·那木罕:孛儿只斤·忽必烈第四子,那木罕亦皇太子真金母弟。
孛儿只斤·爱牙赤,蒙古族,是元世祖孛儿只斤·忽必烈第六子。元二十四年病卒。
孛儿只斤·奥都赤,世祖孛儿只斤·忽必烈第七子。至元六年十月,封西平王,赐驼纽鋈金银印。九年,命讨建都蛮,诸王阿鲁帖木儿、秃哥,南平王秃鲁,各率所部从之。
孙子
元顺宗孛儿只斤·答剌麻八剌(1264年—1292年),元朝宗室,元世祖忽必烈之孙,太子真金次子,元武宗、元仁宗之父。
大德十一年九月十一日(1307年10月7日),答剌麻八剌的儿子海山即位,是为元武宗,元武宗追尊答剌麻八剌为皇帝,为答剌麻八剌上庙号顺宗,汉文谥号曰昭圣衍孝皇帝。
元成宗孛儿只斤·铁穆耳(1265年10月15日—1307年2月10日),元朝第二位皇帝(1295年-1307年在位),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。元世祖忽必烈之孙、皇太子真金第三子。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。
至元三十年(1293年)封皇太孙,总兵镇守漠北。至元三十一年(1294年),在其母阔阔真与大臣伯颜等人的支持下即皇帝位于上都大安阁。
大德十一年(1307年)驾崩,后继无人,埋下了元朝中期皇位争夺战的隐患。元成宗在位十三年,庙号成宗,谥号钦明广孝皇帝。蒙古汗号完泽笃可汗。
元成宗孛儿只斤·铁穆耳(1265年10月15日—1307年2月10日),元朝第二位皇帝(1295年-1307年在位),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。元世祖忽必烈之孙、皇太子真金第三子。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。
至元三十年(1293年)封皇太孙,总兵镇守漠北。至元三十一年(1294年),在其母阔阔真与大臣伯颜等人的支持下即皇帝位于上都大安阁。
大德十一年(1307年)驾崩,后继无人,埋下了元朝中期皇位争夺战的隐患。元成宗在位十三年,庙号成宗,谥号钦明广孝皇帝。蒙古汗号完泽笃可汗。
元成宗孛儿只斤·铁穆耳(1265年10月15日—1307年2月10日),元朝第二位皇帝(1295年-1307年在位),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。元世祖忽必烈之孙、皇太子真金第三子。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。
至元三十年(1293年)封皇太孙,总兵镇守漠北。至元三十一年(1294年),在其母阔阔真与大臣伯颜等人的支持下即皇帝位于上都大安阁。
大德十一年(1307年)驾崩,后继无人,埋下了元朝中期皇位争夺战的隐患。元成宗在位十三年,庙号成宗,谥号钦明广孝皇帝。蒙古汗号完泽笃可汗。
曾孙
元仁宗孛儿只斤·爱育黎拔力八达(1285年4月9日—1320年3月1日),元朝第四位皇帝(1311年4月7日—1320年3月1日在位),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。元裕宗真金之孙、元顺宗答剌麻八剌第三子(嫡次子)、元武宗海山同母弟。
元仁宗早年从李孟学习儒家典籍,通达儒术,倾心释典。大德九年(1305年),出居怀州,后助其兄海山登基。元武宗即位后封他为皇太子,相约兄终弟及,叔侄相传。于武宗死时嗣位,年号皇庆和延祐。
元仁宗在位期间,大力进行改革,进用汉族文臣,减裁冗员,整顿朝政,实行科举制度,推行“以儒治国”政策,复兴元朝。他死后并未传位武宗之子和世瓎,而是传位其子元英宗硕德八剌。
劳姓基本上都是“汉族血统”。
劳姓来源简介,姓氏源流
源流一
起源于汉代,是一个以山为氏的姓。在今天的山东省青岛市东面的海面上,有一个有名的风景胜地——崂山。崂山在古代的时候称为劳山。居住在崂山的人一直自为体系,很少去与外界的人交往。相传在秦始皇时期,方士徐福带领着3000童男童女出海访仙,就是从崂山上的船,后徐福子孙世居于此。居住在崂山的人一直到西汉时才开始与外界的人交往,也就是从这时开始,他们成为了汉王朝的百姓。汉王朝在这个时候赐他们为劳姓。世代相传。
源流二
源于禽名,出自先秦时期酷吏博劳,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。在典籍《广韵》中记载:“古有博劳。”博劳,原本是一种小型鸟类,为候鸟性猛禽,古代称其为“鵙”,亦称百劳、浊温,在医药典籍《本草》中称作“博劳”,今动物学书籍中通称“伯劳”。
源流三
源于地名,出自唐朝时期江陵劳劳亭,属于以山名为氏。江陵劳劳亭,自三国以来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地名,为孙吴国时期所建。江陵,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区南部,“劳劳亭”在古代是人们送别之所,特别是在唐朝诗仙李白撰写了《劳劳亭》一诗之后,其名更著。
源流四
八旗汉族姓氏引于简明满族姓氏全录
[劳氏]LaoHala本汉族(尼堪)姓氏,见于《八旗满洲姓氏通谱》,世居辽阳。
得姓始祖
赵眛(赵劳眛)
项羽只有两个儿子。
项羽的原配是袁氏,她为项羽生下了一个儿子叫项龙,还有一个儿子叫项昌,(虞姬并没有生下孩子,连女儿都没有)!在项羽突围乌江之前,项羽早就做好必死的准备,他将儿子送走,自己死的也安心了!
项羽的儿子隐居在浙江绍兴,“项氏族谱”里面有记载,浙江绍兴的白马村的项氏后人就是当年项羽的后裔,但是项羽的兄弟这么多,如何肯定是项羽的后裔呢,只不过项羽太出名而已,也许这就是名人效应吧!项羽死后1000多年后,南宋的朱熹还曾去白马村考察过,看看项羽到底是不是还有后人存在,他的结论是“有”,只是不知道他为啥这么肯定,也许在南宋,“程朱理学”是权威吧,朱熹是创始人之一,他的话也没有人质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