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民俗:祭灶有什么民间传说?
祭灶的祭祀对象是灶君。所谓灶君,就是民间俗称的灶君菩萨、灶王爷、灶公灶母、东厨司命。早在春秋时期,孔子《论语》就说了“与其媚于奥,宁媚于灶”的话。先秦时期,祭灶位列“五祀”之一(五祭祀为祀灶、门、行、户、中雷五神,中雷即土神)。
在民间传说当中,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察看善恶的大神。
这位神仙的由来有几种说法。一种认为灶君是黄帝,《淮南子?微旨》中说:“黄帝作灶,死为灶神。”一种认为灶君是祝融,《周礼》中说:“颛顼氏有子日黎,为祝融,祀以为灶神。”一种认为灶君是老妇,《礼记?礼器》中有“燔柴于奥”的记载。郑玄注说奥或作灶。
孔颖达疏:奥即灶神。在春秋时,于孟夏之月祭祀,“以老妇配之”,其祭“设于灶陉”。一种认为灶君是神仙,灶神是天上星宿之一,因为犯了过失,玉皇大帝把他贬谪到人间当了灶神,号为“东厨司命”。一种认为灶君是浪子,灶神姓张,是一位负情浪子,因羞见休妻而钻入灶内,后成为灶神。
一种认为灶君是虫子变成的,《庄子?达生》中说:“灶有髻。”司马彪注:“髻音结,灶神名。赤衣如美女。”髻是一种虫。长年栖息在灶上,其身呈暗红色,头小,有丝状触角,善跳跃。俗称“灶马”或“灶鸡”。
相传灶君掌握一家的祸福,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,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善恶,所以家家户户在这一天将酒、糖、果等供品放在厨房灶神牌位下祭祀,祭祀后要烧掉灶神像,说是送灶神上天。
灶龛两侧贴有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的联语和“一家之主”的横批。全家老小都要参加祭祀、磕头、行礼。有的由长子奉香、送酒,并为灶神的坐骑撒马料,从灶台一直撒到厨房门外小路。
在祭祀灶王爷的时候,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:祭祀的供品中一定有胶牙糖做成的糖瓜、糖饼、年糕,这是为的是让这些食品将灶神的牙齿粘住,不让它发声;或敬上美酒一杯,认为可以使灶神喝醉不能言语,称之“醉司命”。
总之都是为了防止灶神升天乱揭人间短处。浙江一带,祭灶日把怡糖拌上米粉做成元宝的形状,叫“糖元宝”。山东夜间在门外撒上草豆、放置清水,意思是喂饲神马,好让灶神骑着升天。苏州送灶神,民间将松柏枝、石楠、冬青一起扎成小把,称“送灶柴”,沿街叫卖。